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诞生记:让鄂北告别旱包子

  12月28日,是湖北省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举全省之力推进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生产试验性项目在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太山村动工,这是湖北省有史以来自主建设的最大水利工程项目。

  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建议书。项目从无到有,从提出构想到获得国家立项及开工,仅用了两年半时间。项目推进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为世界水利建设史上所罕见。

  高位推进

  鄂北地区是湖北省历史上有名的“旱包子”,“十年九旱”。

  2012年夏季,鄂北地区枣阳、随州、广水、大悟一带,又是一片焦渴,持续第三年干旱。

  当年7月29日,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会议上,省委书记、省防指政委李鸿忠说:“我到湖北几年来,印象中鄂北地区年年干旱。”他指出,要树立问题导向,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水利部门站在战略高度,加强规划研究,通过工程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鄂北人民的干旱缺水问题。

  省水利厅迅即组织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等单位,研究治本之策。

  历史上,鄂北地区修建了众多水库,但鄂北是岗地,水库承雨面积小,又无客水经过,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必须从外地引水。

  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水利部门提出了从加高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方案。李鸿忠听取水利厅的汇报后,提出三条指导原则,即:“鄂调”服从“国调”,鄂北调水不能影响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鄂北调水是民生工程,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把水作为资源看待,可世代永续利用,不能只单算眼前经济账。“一方面千里迢迢把汉江水调往北方,眼皮底下的老百姓却没水喝,我们怎么向鄂北人民交代”,“鄂北调水是民生工程,湖北砸锅卖铁也要上”。

  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省委副书记张昌尔等省领导多次深入鄂北干旱地区调研,现场踏勘调水线路。

  当年,省委、省政府决定举全省之力建设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确立了“两年前期,三年建设”的工作目标。成立了以省长王国生为组长的领导专班。跑步进京,向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汇报项目申请事宜。

  今年6月,工程指挥部成立,张昌尔任指挥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鸣、副省长梁惠玲任副指挥长。

  规划方向正确,大员上阵高位推进,构想变为宏图。

  科学论证

  省水利部门组织精兵强将,研究规划编制项目。压时推进、同步推进,即规划报告、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同步开展。不等上一个文件审批完成,下一个文件程序提前启动。项目始终处于快速推进之中。

  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5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到这项工作之中,规划、设计、地勘、环评、征地、移民等15个专项工作全面展开。两年多来,研究设计人员没有节假日,加班工作是常态。省设计院一位40多岁的技术员在地质测量时,因高温中暑以身殉职;一位年轻技术员患急性阑尾炎,仍坚持赶写报告,在完成报告递上去之后,才直接进医院治疗。

  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曾任长江委设计院院长、长江委分管南水北调工程的副主任,熟悉水利工程业务。他经常到省设计院与设计人员一道研究设计方案,督导进度。两年来他先后到省设计院去了30次。

  科学论证是前提。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论证不仅效率高,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项目规划前期有一定基础。早在丹江口水库建库之时,湖北省就有引水到唐白河以东的规划,鄂北调水将原有规划线路向东延伸到随州市、广水市和大悟县。”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袁达炎炎介绍。

  项目论证、方案比选慎之又慎。湖北省组织数百水利精英参与规划设计的同时,借助长江委、长江设计院、武汉大学、水利部水规总院和国家南水北调办等国家部委、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学者的力量和智慧。项目论证审查之前召开咨询会,恳请专家学者提建言,使规划设计一直沿着科学的轨道行进。

  利在千秋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有前期基础,加上在设计中顾全了南水北调大局,不占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用水指标,因而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2013年8月,该工程规划报告获水利部、省政府联合下文批复。

  两个月后,水利部水规总院通过项目建议书审查。随后,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水规总院向水利部,分别报送项目建议书。

  今年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被列为今后一段时期要集中力量有序推进的172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7月,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议书进行现场查勘和正式评估。8月,可行性研究报告进入咨询程序,15个专题报告扎实推进。

  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建议书,工程由研究规划阶段走向了基建开工程序。

  12月2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襄州区生产试验段项目建设等有关事项。项目落地,由蓝图开始迈向现实。

  再过3年多,鄂北地区人民将彻底告别干旱缺水历史,喝上清冽甘甜的丹江水,480多万老百姓直接受益,470万亩耕地“解渴”。工程投资162亿元,全长267公里,全程自流,惠及襄阳市襄州区、枣阳市,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广水市、孝感市、大悟县等六县区。同时,工程还可向安陆、云梦、应城、孝昌城市应急供水。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后代。(黄中朝 熊渤)

责任编辑:刘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