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圆满完成

  勇担历史责任砥砺地名情怀

  我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圆满完成

  

  图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表彰现场

  

  图为:利川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在文斗乡安山村邓家院子实地踏墈古碑刻

  

  图为:2016年3月3日,省普查办在咸宁召开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推进会

  

  图为:谷城玄女梳妆台

  

  图为:楚城

  

  图为:谷城地名普查人员划船对南河小三峡进行实地踏勘

  2019年5月7日,在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湖北省人民政府作了经验交流,汇报了我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取得的成果、作法、创新举措等,为推动我省地名工作再上新台阶指明了方向。

  2014年到2018年,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五年磨一剑,一路披荆斩棘,克服种种困难,终于结出丰硕成果,得到了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的高度肯定。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湖北省共采集入库地名64.4万条,调查了2.9万条历史地名,审定了1822条跨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采集了85.4万条地名多媒体数据,形成了2000G规模的综合地名数据和1812幅普查成果图,为进一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夯实根基。

  湖北省始终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始终遵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牵头作用,创新探索普查工作方式方法,着力营造各方参与普查氛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工作人员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普查知识和技能,深入实地开展普查;全省各级普查机构同心协力,顺利完成了普查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全省地名普查“内外兼修、表里相济”的良好局面。

  地名承载几千年故土情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地名和地理环境、历史发展、人文风情、经济特征有密切关系,湖北省的地名充分反映了省内地形多样、河湖众多、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及政区变化复杂的区城特色。因而,湖北地名普查工作不仅在于查实记录,更在于底蕴发掘和文化传承,在于通过地名普查的过程推广地名文化普及,通过地名成果的转化使荆楚文化有根、人民思乡有情。

  一般言之,地名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叫名,指一个地理实体,并用以区分同类地物的专用词,起定位作用;通名叫称,是概括某类地物的本质共性, 起定性作用。通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湖北全省地名64万余条,每个地理实体,都有它的专名以及得名的渊源。

  湖北地名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省是楚国的中心,楚国是当时长江流域第一大国,因之楚文化在湖北省地名上打下了广泛的烙印,其覆盖面几乎遍及湖北全省。相传钟祥有阳春台,是楚顷襄王登临的地方,有莫愁村,是楚国歌唱家莫愁的故乡。安陆县的虎乳岩,相传为楚令尹子文生后被弃, 受虎哺乳的地方。鄂西秭归县有屈原故里,都是楚文化的烙印。做好地名普查,无疑对楚文化的进一步发掘、拓展与保护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

  湖北地名特征鲜明。湖北省境内多山,以山得名的地名特别多,用以命名的县市有黄石、兴山、应山、京山、天门、石首、大悟、英山、崇阳、神农架林区。在山谷和盆地中有坪、畈、坝三种通称,全省广泛使用。鄂西以坝为多, 鄂东以畈为多,坪则全省均有分布,均指山地中由冲积作用形成的小型平原和河流谷地。如鄂西五峰县有长乐坪, 宜昌县有三斗坪,鹤峰县有走马坪;鄂东罗田县有三里畈,蕲春县有洗马畈。

  普查好地名,发掘好文化,形成好成果,能够深入有效的促进文化传承,回望乡音故土,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打好“人文牌”。

  “三种精神”贯穿普查工作始终

  以文化为中心,始终坚持文化引领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的核心地位,秉承地名文化“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普惠于人民”的普查初心。

  寻根溯源,充分诠释工匠精神。省地名普查办秉持工匠精神,大力拓荒地名普查工作盲区,力推地名文化吐故纳新,对全省包括居民点类地名在内的204362条地名,进行了精细的文化挖掘。拓造机制力推地名文化精益求新,总结并推广了“村买、乡切、县炒”的地名文化挖掘“厨艺法”,有的放矢地推行“通城经验”、“宜都经验”,对地名来历、含义、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描述“四大项”核心内容,从历史脉络、文化传承、社会发展、民风民俗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一脉相承的文化掘挖。

  求真务实,充分诠释奉献精神。拓迹底蕴力推地名文化复旧如新,组建以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发动2.1万人参与地名普查工作。各级普查工作者“白+黑、5+2”“舍小家、为普查”成为常态,年过古稀翻史料、查家谱、找墓碑者有之,人老志坚脚步丈、手指记、真心寻者有之,年少沉稳爱文化、不怕苦、肯钻研者有之。拓展内涵力推地名文化与日俱新,组织开展了编纂地名文化著作、开展最美地名评选、征集最美地名故事、拍摄地名文化宣传片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活动,全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正是求真务实的普查工作态度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成为湖北地名文化挖掘和保护最坚实的工作基础和力量源泉。

  拓展延伸,充分诠释传承精神。拓宽视野力推地名文化百象更新,省地名普查办联合省文史馆、省方志办促成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湖北省千年古县调研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将地名文化挖掘和保护上升到省级层面,得到省领导的大力支持。全省30个县列入千年古县调研名单,80%的市州、90%的县市区成立了地名文化保护专班。拓定传承力推地名文化焕然一新,大冶市、黄梅县、麻城市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审核确认为我省“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赤壁市赵李桥镇、监利县程集镇、大悟县丰店镇九房沟村、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被列为全省千年古镇(古村)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鄂州市华容区编发了《地名文化中小学课外读本》等等,这些工作举措让全省地名文化传承在深度上积累、在广度上扩展。

  “六个首次”创新普查工作方法

  湖北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在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始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贴社会脉搏、不惧风险挑战,实现了六个“首次”。

  首次采用了“政府+社会+企业”协作连通的工作模式。湖北不仅实现了普查借力社会、借力市场、借力智囊的工作目标,也锻炼了一支善于运用社会力量、善于与市场打交道、善于借智借脑的民政队伍。“三人行必有我师”,四年呕心沥血,广大地名普查工作者始终奋战在普查一线,秉持“向书本学、向经验学、向人民学”的理念,创立了“政府主导、企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模式。

  首次推广了空间技术和历史文化融通的普查方式。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遥测遥感等现代化空间信息技术,在普查中实现了空间技术运用与历史文化承续的良好融合,将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带入了新纪元。

  首次开展了全面系统和全方位贯通的地名文化挖掘。突出普查文化属性,攻克“面上有历史、点上无文化”的地名文化挖掘悖论,实现了以居民点文化挖掘为开创性引领。在整个普查过程中,省地名普查办查阅了大量历史典籍和文史资料,发现自古“皇权不下县、草民不入史”导致历朝历代对居民点的记载多为只言片语、一笔带过,无历史脉络、无系统研究、无文化挖掘。

  首次实施了多维立体和渠道畅通的地名文化宣传。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传承最美地名,讲好地名故事,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拓展地名文化宣传新渠道,谋划新方法,不断提升地名文化影响力和自信力。省地名普查办还通过国家地名普查网、“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微信公众号、《中国地名》杂志、湖北卫视、荆楚网、“长江云”政务客户端、湖北民政网、“寻根湖北”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对全省地名普查重大活动、主要事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

  首次实现了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互通的良性工作模式。湖北各级民政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形成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更好地发挥民政部门对普查工作的核心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普查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次形成了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共通的地名数据库。地名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实现匹配挂接,既是普查要求,也是时代所需,更是普查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形成的比较完善的图属匹配地名数据库,为湖北省地名工作立下“百年之基”。截至目前,湖北省地名普查办与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开展合作的全省“互联网+地图+地名+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正在有序开展,全省13个市州已全部完成地名数据合库。

  “文化引领”根植普查成果转化

  吐故纳新,圆融如一。湖北省地名普查办通过地名普查,狠抓成果转化,注重改革创新、深挖地名文化,统筹推进普查数据整改验收入库、地名基础研究、地名图书编纂、地名文化保护、地名信息化建设和地名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为写好全省地名工作的新时代答卷作出了朝夕不倦、孜孜不辍的努力。

  全省地名图书编纂有序推进。湖北省地名工作战线有力推进普查成果转化,共同完成了国家标准地名词典(湖北卷)第一部分(政区、居民点、城镇交通)3473条词条的编写,指导市县完成国家词典第二至八类词目表编写并上交,完成《湖北省标准地名词典》第一部分编写并指导市县开展第二至八类词目表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志(湖北部分)》“政区、居民点类地名”词目编写、省地名志编纂正有序开展,全省13个市州、103个县市区正有序开展地名志、地名图集编纂工作。《湖北地名故事》和《地名普查故事背后的故事》已公开出版。

  全省地名文化保护不断夯实。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湖北省千年古县调研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推进我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列入了“荆楚优秀文化传承工程”。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30个县市申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湖北省“千年古县”从无到有、从有到多。5个市州、78个县市区制作完成了地名文化专题片,开展了“地名故事”宣传片展播,全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正在联合相关部门统筹推进有序展开。

  丰碑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隆重表彰: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进集体”

  湖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

  咸宁市民政局

  武汉市江夏区民政局

  湖北省国土测绘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进个人”

  余乙昌(鄂州市民政局)

  邓敬婷(恩施市民政局)

  杜天柏(宜昌市民政局)

  柳正明(谷城县民政局)

  为表扬先进、弘扬正气,进一步推进我省地名管理工作和地名文化建设,经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通报表扬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突出集体50个和工作突出个人100名。目前各地正在积极组织推荐工作。

  “标本兼治”创新地名管理机制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省地名普查办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为契机,带领全省各级普查机构充分搞好地名图录典志编纂,开展地名信息化服务,夯实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创新湖北省地名管理长效机制,为地名管理长治久安做出历史贡献。

  深入推进地名规划。开展地名规划是提高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防范“大、洋、怪、重”不规范地名的有效途径。要抓好规划标准制定、理论研究和业务指导。

  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继续推进国家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等申报审批工作,保护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古地名,弘扬传承优秀地名文化。加强地名文化宣传,不断增强社会各界遵守地名法规、规范使用标准地名和地名文化保护的意识。

  运用“互联网+”思维。坚持创新意识,紧跟“大数据”时代节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势,积极创新地名普查和地名保护新工作方式,推出“互联网+地名普查”工作方式,利用移动互联网发动老百姓对居民点文化属性信息核对纠错,将“普查宣传、信息核对、文化挖掘”统筹推进;通过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的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等,着力构建“互联网+地图+地名+服务+管理”的一张图、一张网,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推动地名地理信息和空间地理信息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提升地名管理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

  创新成果转化。统一建设覆盖省、市、县的地名数据库和地名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开放普查数据。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地名信息更新常态化,设置二维码地名标志牌,进一步提升地名公共服务体验感和便捷度。将地名普查成果信息化应用向界线管理领域延伸,开展智慧区划地名试点和乡镇勘界工作,扩展地名信息化应用范围,为推进“智慧民政”和“智慧城市”建设打好基础,积累经验。

  “群英闪耀”诠释地名普查情怀

  时光如水,回首全省的地名普查工作,多少奉献的身影,像一朵朵激越的浪花在心头跃动。这诸多的地名普查工作者,他们踏遍千里、无悔跋涉,他们刨根问底、事无巨细,他们老骥伏枥、执着奉献,演绎了一个个醉心普查、为地名正名的动人故事。

  临危受命的他们,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俯首于书案和电脑前,穿行于山野乡村,将一个个地名正本清源。明知累字多磨难,身勤不负万里行。鄂州市鄂城区地名专家皮锦山,借助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穿越在碧石渡镇的山山水水中,路遇荆棘,他扛车负重前行,只为探求地名真相。来凤县百福司镇的张昌恩足量大地,以山泉水解渴。

  老骥亦有千里志,老病仍当孺子牛。宣恩县地名专家陈绍义受聘时已经74岁高龄,刚做完肝结石手术的他为了普查日夜赶工,连续熬了两个通宵,还叫来儿女助阵,他把地名普查看作是一项文化的抢救工作。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的刘道尚做过心脏手术,他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从不休息。

  追根溯源探真相,执着无悔鉴古今。安陆市退休教师胡日新完成80万字的初稿,一字一句包含对地名文化的赤诚和深情。天门市岳口镇朱达忠,为探究地名真相有着300多次与村干部通话的记录。荆门市掇刀区胡文友,人退心不退,退岗不褪色,深度挖掘地名文化内涵,尘封的记忆被他们抹去了历史的尘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巴东县地名普查专家谭文虎一根布满老茧的食指磨出十万字普查资料笔记,有走访调查笔记、报刊杂志剪贴、史志族谱辑录。他说,要让地名露出真面目,找到文化传承的正确打开方式,必须踩实笔记、足迹和心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地名普查工作者们不畏困难,奋笔疾书,为全省的地名工作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照耀了历史,也照亮了后人对地名文化的视野。

责任编辑:刘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