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 大转型下的时代抉择——湖北经济年度回眸(下)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深层次矛盾凸显的情况下,湖北经济攻坚克难,缓中趋稳,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这一答卷,靠的不是“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更不是低端产业的“铺摊子”。

  这一答卷,启示我们,越是爬坡过坎,越要保持定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稳的态势呈现、让进的力量增强。

  把握大趋势,遵循大逻辑

  8.1%,8.2%,8.1%。

  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的全省GDP增幅轨迹,总体平稳。去年同期,这三个数字分别为8.5%、8.7%、8.8%。

  如何看待速度放缓?

  速度,是一个外在显现,其背后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趋势。

  大趋势特征鲜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转向创新驱动。“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需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

  今年1月18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中央领导再次阐释新常态。

  把握大趋势,方能行稳致远。

  国家如此,地区亦然。

  新常态,意味着产业结构要优化升级——

  一个现实要直面。湖北的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偏低;工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偏大,轻重比为1:1.56,重化工业去产能任务较重。

  新常态,意味着增长动能要转化——

  一组数据令人深思。近年来,投资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70%,外贸依存度仅1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省经济仍然是投资主导型,经济外向度不高。“仅靠需求管理政策的老办法已行不通,要有新办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逢其时,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必经关口。”5月4日,在我省举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省领导为深化改革凝聚共识。

  担难担责,壮士断腕推进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看中央,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清晰明确,“四梁八柱”改革措施基本出台。

  思地方,重在落地,重在落实。

  真改革、动真格,湖北主动作为。

  供给侧改革,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不图虚名——

  4月,省政府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总体方案》及《房地产去库存专项行动方案》《降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方案》等5个专项行动方案,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5月,省政府出台《关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全面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人工成本、资源要素成本等,为企业送出800亿元降成本“大礼包”。

  供给侧改革,需要提高供给质量,鼓励创新——

  省政府出台“新经济十六条”,取消不必要的行业门槛限制,引进培育高端人才,让“四新经济”飞起来。

  人福医药,一个50多人的研发团队,通过近5年的努力,成功研发出化学1.1类新药PARP抑制剂,首创全球肿瘤精准治疗新技术,有望形成数十亿美元的市场份额。

  劲牌公司智能机器人变“酿酒超人”,新工艺带来酿酒行业的颠覆性革命,酒质明显提升,企业今年销售收入将突破90亿元,纳税26亿元。

  供给侧改革,需要健全要素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在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出台《关于深化价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减少政府定价项目,下放价格管理权限,放宽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价格管理;

  出台《湖北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监管暂行办法》等推进农村产权改革的意见,力促“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改革,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雷厉风行——

  岁末,国家去产能第三抽查组完成对我省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验收。

  结果显示,压减过剩钢铁产能338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476万吨,关闭退出煤矿158处,化解过剩煤炭产能1011万吨,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三年任务一年完成,说明湖北去产能执行力度大,效果明显。”国家抽查组组长钟德超点赞。

  改革,需要敢于自我革命,真刀真枪——

  省级部门放下架子,削权瘦身。今年,省级再次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等事项194项。全省质监、税务、工商三部门破除信息壁垒,391项数据5秒内就可实现共享。

  省工商局在全国率先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将办理证照的时间从原来最长48天压减到3天内;省发改委建设省投资项目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开创全国先河,项目联审进程加快,审批提速。

  新常态不是避风港,破局开路要久久为功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原动力。

  一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我们有可圈可点的突破。

  仅以去库存、降杠杆为例,截至11月末,全省商品房库存面积较去年底减少1710万平方米;前三季度,我省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达21.1%,领先中部……

  成绩,也伴着成长的烦恼。

  不少复杂的问题需要破解——

  钢铁煤炭价格明显上涨,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去库存两极分化,武汉一房难求,但三四线城市高库存有待化解;降成本成效明显,但高成本仍是制约企业发展难题之一;补短板推进,但民间投资增长乏力。

  不少模糊的认识需要厘清——

  新常态不是避风港,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

  不能因短期改革阵痛就失去改革信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解决经济发展中长期问题,经济下行探底回升会有一个过程,保持战略定力,才能打赢持久战。

  还有焦虑的心态需要舒缓——

  要从根植心底的速度情结中走出,以平常心看待新常态,以更大决心推进改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破局开路,绝非一日之功,更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

  道虽迩,不行不至。

  做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湖北将迎难而上,把改革进行到底。(周芳 吴文娟)

责任编辑:毛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