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百强县榜单7月20日发布,我省仙桃市、大冶市、宜都市、潜江市、枣阳市、枝江市、汉川市、天门市等8个县市入围百强,分列第65、67、68、83、84、89、91、96位,入围数量居中部六省第一。
从榜单来看,江苏省是入围县市最多的省份,多达25个,占榜单的四分之一。与2021年对比,湖北省2022年入围榜单多了一个县市,为天门市。排名第一的仙桃市从2021年的第76位上升至第65位,显示出我省县域经济呈现出“争先进位”的良好态势。
该榜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所属的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每年评选一次。榜单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及可操作、可对比的原则,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四大维度构建了包含24个三级指标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参考作用。
在线上同步举办的“2022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天门市、大冶市、枝江市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增强县城实力,完善县城功能,通过城镇化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协同发展。(胡祎)
相关阅读:
连续5年争先进位
仙桃升至百强县65位
7月20日,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发布,仙桃位列第65位,比去年上升11位,连续2年位居全省首位。
2017年,仙桃时隔13年重返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位居86位;此后,连续5年争先进位,2018年第85位,2019年第81位,2020年第79位,2021年第76位、全省首位。
连续5年进位,是仙桃市始终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的结果。该市树立“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理念,举全市之力抓招商、建项目、扩投资,集聚县域发展新动能。
今年3月,一项开工刷新仙桃招商引资历史——3月29日,容百集团湖北仙桃基地在仙桃国家高新区开工,计划总投资300亿元左右,建设年产40万吨高镍正极材料生产基地;达产后可实现年均产值700亿元。项目投资规模之大,创造了仙桃工业经济的历史,将成为拉动仙桃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聚焦链主项目、头部企业“招大引强”。投资100亿元的城市“水管家”系列项目签约、东南佳特碳新材料产品生产、鼎龙(仙桃)光电半导体材料产业园开工。
紧盯投产项目、优势产业“培优壮强”。旺旺落户多年,由一厂变八厂,健鼎电子、恒天嘉华等一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纷纷在仙桃扩大投资,二期三期项目不断涌现。
数据显示,上半年,仙桃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增速居全省市州第1位。上半年,新开工项目26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0个,总投资463.91亿元,已提前完成今年新开工100个亿元项目的目标任务。
眼下,仙桃持续加大抓项目的强度、抓发展的力度,加快挺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吴文娟、陈国力)
时隔30年后——
天门重返县域经济百强
7月20日,2022赛迪百强县榜单发布,天门位居第96名,在历届天门市委市政府赓续奋斗下,时隔30年后重返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早在1992年全国首次县域经济百强排名中,天门就位列其中。彼时,“百万担棉花”造就“楚天第一县”。但随着产业政策及市场变化,“棉乡”荣光一度成为沉重包袱。
省委、省政府实施县域经济“三百工程”,将天门列入“百强冲刺”梯队并排名第一,为天门县域经济发展明确目标定位。2月7日,在全省区域发展布局及县域经济会上,天门庄重承诺,将一门心思抓发展,力争今年进入全国百强。
近年来,天门全力以赴强工业、兴产业,打造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电子信息“4+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四大产业总产值超过800亿元。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57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积极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鸿硕精密电工、沃格光电显示屏配套产业园、芯创电子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去年,天门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8.89亿元,同比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50.23%,增速居全省第1位。
天门将新增财力最大限度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左右,持续推进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扎实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城乡供水、城区内涝等一批民生事项解决。
据悉,天门将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天门力量,力争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张茜)
编辑:蔡佳圆
责编:朱习芳
审核:敬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