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北新闻

湖北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 字体大小:

第三章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协同,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深入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湖北制造向质量效率型、高端引领型转变,制造强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以重点行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创新发展需要为导向,聚焦市场需求量大、质量性能差距大、对外依赖程度高的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组织协同攻关和应用示范。

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分行业做好供应链顶层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以信息网络、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为重点,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和主导能力。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产业链,加快补齐缺失环节,打造新兴产业链。建立产业链外迁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提升产业链安全保障能力,留住核心企业和关键环节。

实施技改提能工程,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全面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力争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5%以上。加快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智能化、工厂运营管理现代化。推进绿色化改造,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开展两业融合试点,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

二、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

加快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发挥汽车整车产能和零部件配套优势,促进协同发展,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优化装备产业体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增强产业发展战略支撑能力。巩固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加快安全绿色高效发展,培育万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推动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着力打造产业名城。引导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提升“湖北制造”影响力

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增强湖北企业竞争力。着力培育和引进更多头部企业和有终端产品的企业,优化产业生态圈,带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突出主业,专注细分市场,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交流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升湖北产品美誉度。大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全面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推进计量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质量分级制度。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引导汽车、信息、装备、医药、化工等行业龙头企业,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订,提升行业话语权。营造良好品牌建设环境,推进产品品牌、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加强品牌经营,逐步将技术优势、质量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四、做大做强建筑业

以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技术为支撑,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路径,促进建筑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巩固建筑业支柱地位,打造“湖北建造”品牌,力争产业规模、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深化工程建造方式、组织实施方式、交易方式和造价管理方式改革。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提升建筑业国际影响力,鼓励建筑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在鄂建筑业央企优势,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投建营一体化模式,促进我省装备、技术、品牌、服务、标准“走出去”。

第二节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推动形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链高度配套的良好发展生态,促进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提升,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光电子信息、大健康产业集群。构建“光芯屏端网”纵向链合、横向协同的发展机制,突出“光”特色,做强“芯”核心,做大“屏”规模,强化“端”带动,优化“网”生态,发挥重大项目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建立以武汉为核心,沿江城市分工协作的产业布局。加快生物产业从培育到壮大的转变,大力推进化学原料药、生物创新药、仿制药、疫苗、医疗器械等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精准医疗、智慧健康等前沿领域应用创新,打造形成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龙头,各区域生物产业园竞相发展的联动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生物经济先行示范区。

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梯队

提升航空航天与北斗、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加快形成接续有力、相互支撑、融合互动的产业梯队。大力培育航空航天与北斗产业,以空天地一体化为特色,推动卫星遥感、通信与导航融合化应用,加快建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荆门国家通航示范区,打造国内领先的航空航天与北斗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半导体材料、电子化工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加快工程应用和产业化,提升关键材料对重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做强做优高端装备产业,研发推广精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装备,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能源装备,促进装备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壮大,巩固数字建造、数字设计、数字内容等领域优势,加快发展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建成特色鲜明的数字创意产业基地。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业新体系,增强服务业的驱动能力。

一、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

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培育现代服务业万千亿产业集群,服务业增加值迈上3万亿新台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畅通经济循环的基础能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围绕服务制造强省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发设计和高端商务服务基地。围绕促进消费升级,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健康服务样板区。加快建设多层次服务经济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优势,完善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服务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推动武汉高端服务业和高附加值服务环节加速集聚,加快提升襄阳、宜昌服务业层次和水平。促进中小城市对接中心城市服务资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统筹发展城乡服务业。推进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持续推进“五个一百”工程,促进服务业发展要素和载体集聚联动发展。

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

加快生产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不同领域间的协同融合。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一批服务支撑平台,大力培育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实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量提质行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成长,支持武汉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碳金融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着力发展研发设计产业,做大做强工程勘察设计及工程总承包业务,建设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推进武汉建设世界“设计之都”。加快发展高端商务服务,重点发展会计、审计、咨询、法律等专业服务,大力发展会展业和广告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积极培育人力资源服务业,推进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

三、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

推动社会服务、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催生创造新的服务需求。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扩大社会服务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多层次、多元化需求。顺应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升级趋势,引导居民服务多样化发展,改善服务体验,提升服务品质。深入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健全服务质量治理体系,提升消费满意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