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北新闻

省委全会提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引起各界人士强烈共鸣

【 字体大小:

省委全会提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引起各界人士强烈共鸣——

找准着力点 夯实基层基础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谱写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连日来,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及专家学者,纷纷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思考谈体会、话未来。大家表示,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找准了着力点,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找准着力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我们要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沉,抓基层、打基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巩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教授吴畏认为,全会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系列举措,为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找准了着力点。他说,城乡社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础的治理单元,处在服务人民、压实责任和防范风险的第一线。这次疫情是对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检验,暴露出组织动员力、落实执行力、人力物力保障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要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动员力、落实任务执行力、提高资源保障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方法变革、路径优化和模式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鹤亦有同感。街镇是政权末端,对群众诉求和社会矛盾最敏感,但一段时间以来,街镇工作者却感觉“肌无力”,主要表现为权责不对、协调组织能力不足、基础能力建设滞后等。

“做强街镇的重要性,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包括大数据、移动物联网等技术力量,如果不下沉到街镇一级,都只能是高高在上的摆设,中看不中用的‘花瓶’。”陈鹤说,调整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实行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正是从“输血”和“减负”两个方面解决基层治理问题。

建好“三支队伍”,夯实基层治理力量

全会提出建好用好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三支队伍”,让社区工作者们感同身受,感慨“口口都是肉,句句到心坎”。

“作为社区工作者,我备受鼓舞、倍增信心。”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波说,“全会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机制创新、强化系统集成、注重细节到位,为基层社区工作者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明确了路径。”她表示,今后将继续抓好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个“牛鼻子”,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治理城市首先就是治理好社区,而‘三支队伍’正是社区治理的关键力量。”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说。

胡明荣介绍,江欣苑社区目前有12个网格党支部,培育了一批服务在一线、创新在一线、建功在一线、满意在一线的“四线型”支部书记;同时将社区工作者培育成“五大员”,即群防群控的“监督员”、24小时值守的“守门员”、防控知识的“宣传员”、服务居民的“服务员”、楼栋防护的“战斗员”,还发展了13支特色志愿者队伍,在疫情防控中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有力屏障。

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意义重大

“全会提出的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形成制度,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委全会召开当天,省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主任何光林第一时间转发新闻链接到省总工会驻武汉防疫工作组微信群。

“党员常态化下沉可补充社区人手不足的短板,另外在物资保障、资源协调等方面也有优势。”何光林表示。

“下沉社区整整60天,既切身感受到社区工作繁杂,同时也感受到社区在省域治理现代化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制度,意义重大。”黄石市西塞山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黄成说。

“做好‘加减乘除’,夯实基层基础,迫在眉睫。”黄成表示,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可搭建有效服务平台,将自身工作职责和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建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美丽乡村

柳林乡位于十堰市竹山县最南部,加强农村村域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是乡党委书记沈警钟一直在琢磨的事。

“全会提出的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和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建设,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在于强化村级班子建设,提升组织领导能力。”沈警钟表示。

竹山县官渡镇桃园村党支部书记张佑德认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建强村级党组织,关键在于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关键在于一个好的带头人。

村级党组织建设如何加强?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群建村党支部书记潘方金认为,要把党员组织起来,群众发动起来。

“党员干部必须沉下心、俯下身,把‘让群众过上幸福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潘方金表示。(张泉、王际凯、 李婷、张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