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到100万的嬗变 改革开放40年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回眸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短短5天会期,犹如春雷滚滚。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中国经济奇迹”之幕。

  意识挣脱桎梏,梦想悄悄萌芽,只不过,一切都是那样小心翼翼。从凭票定点购买到按需自由交易,从抑制“投机倒把”到允许个体经商,从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到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人说,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崛起史。

  当年,全国首批103位个体户在汉正街播下火种,历经40年潜心厚植,我省民营企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到目前,全省民营经济创造了50%以上的GDP,贡献了50%以上的外贸出口,缴纳了70%左右的税收,创造了90%左右的就业机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我省民营企业首次突破100万户,昔日星星之火成就今日燎原之势。

  个体户横空出世激活市场经济一池春水

  “改革开放前,人们吃穿用等生活所需都得拿着粮票、油票、布票等各种票到供销社、国营商店之类的地方去买,那时人们没有‘市场’的概念。”省工商局总经济师王志军回忆往昔,无限感慨。

  1979年,39岁的郑举选战战兢兢地在汉正街上摆起竹床卖扣子。此前,他因“投机倒把罪”两次被“割资本主义尾巴”。

  当时,大批知青返城和城镇大量待业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基于增加就业和搞活经济的考虑,1979年3月,国务院首次提出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

  就在这一年,郑举选和102名待业青年及社会无业人员一道,经工商登记,成为全国首批个体工商户。103位无业人员第一次持证摆摊汉正街,拉开了我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帷幕,汉正街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小商品市场。

  个体私营经济的萌动,让湖北各地头脑灵活而又生活贫穷的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试探底线。

  回顾宜昌改革开放历程,“陶珠路”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里诞生了宜昌首个个体户和最早的万元户,是全国率先实行商品“三包”的地方,孕育和淬炼了宜昌私营经济的火种。直到今天,从陶珠路发家的“大佬”们仍是宜昌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1979年,宜昌人谢明万从旭棉厂下海,靠着向朋友借来的200元本钱,贩卖9袋乌龟到广州,又从广州贩运小商品到宜昌解放路,成为改革开放后宜昌第一个下海的人。1980年,谢明万在宜昌申领了编号为“0001”的个体工商执照。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会议首次公开明确提出个体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由此,各地破冰开始建设集贸市场,成为民营经济的试验田。

  王志军回忆说,改革开放初期,经营者是以小商小贩、小修小补为主,主要集中在商业、饮食、服务等行业。1986年以后,生产型行业发展较快,工业、手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在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中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9%扩大到1988年的21%。

  即便如此,在民间,“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顺口溜也广为流传。“那时走在路上,都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家是摆摊儿的,没出息!’”谢明万说,当年个体经济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普遍较低。 

  南巡讲话冰河解冻民营经济迎来发展春天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终结了姓“社”姓“资”的争论。

  冰河解冻,春风拂面。民营经济自此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随着改革的脉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

  1993年,省委、省政府首次在孝感召开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会上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提出今后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存、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方针,加快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这次会议,是湖北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荆楚大地上一批批勤劳聪明的人们,在自我奋斗脱贫致富的同时,不经意间却成了我省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邓小平南巡讲话启发了时年26岁的松滋人谢圣明,他和几个朋友对一项科研构想产生了浓厚兴趣——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卟啉铁生产补血剂,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蜚声海外的红桃K事业。

  1993年5月8日,红桃K集团第一批产品上市,当年销售额即达1700万元。“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为红桃K掘起第一桶金。2004年12月24日,中央五部委在京联合表彰100名非公经济人士,授予红桃K集团董事长谢圣明等中国首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红桃K成为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标志性企业。

  省工商局注册分局负责人沈先清介绍,1999年起,全省民营经济逐步进入由量到质的转变期。在个体经济各项指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情形下,代表规模化发展方向的民营经济户数、人数、注册资本、产值、销售收入和消费品零售额等指标分别增长9.6%、9.2%、28.8%、44%、115%、45%,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状态。

  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市场逐渐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也倒逼国营经济不断改革,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1999年的国企改革浪潮中,全国超过4500万人下岗,其中实现再就业的2100万人的群体中,近95%由民营经济承接。

  由此看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正是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提振了中国经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动力。

  5年商改行稳致远为湖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非公经济的地位从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到“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2013年,工商登记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启,此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一降再降——

  2014年3月,省工商局出台24条新政,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实行认缴制;9月,在全国率先开展“先照后证”改革;此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以及“多证合一”改革都走在全国前列;电子营业执照、全程电子化、“证照分离”试点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省工商局副局长彭明方表示,一方面,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向纵深拓展,为市场主体繁荣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另一方面,广大民营企业家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成为时代的先行者,用成绩证明——发展民营经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历史必然。

  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2年,34年间全省企业数量(包含国企在内)才达到50.9万户;而2013年到2017年9月底,不到5年,企业数量就新增50万户。2017年,全省企业数量突破100万户,其中近九成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首次过万户。

  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69万户。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比由初期的16.28%左右逐渐增长到95.07%,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从产业结构分析,第三产业成为发展主力。全省第一产业企业占4.83%;第二产业企业占20.03%;第三产业企业占75.14%。“市场主体数量、规模的增长难能可贵,但最可喜的是看到发展质量更优。”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曾国安表示,民营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未来将对提升我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开放的脚步永不停歇。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首次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等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航向。

  进入新时代,争创新辉煌。逐梦、筑梦,民营经济而今迈步从头越。( 张茜 李保华 上官晓敏)

 

责任编辑:蔡佳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