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治水”,难畅一江 汉江遭遇“肠梗阻”

  汉江,全长1577公里,长江最大支流,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称“江淮河汉”。

  汉水出陕后,流经我省十堰、襄阳、荆门、武汉等8市20县(市、区)870余公里,被誉为湖北的母亲河。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汉江开发利用,规划建设9级枢纽工程,打造重要“黄金水道”。

  然而,现实令人尴尬。2016年,汉江湖北段港口吞吐量仅2729万吨,不及湘江的1/5,与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规划布局》存在明显差距。

  眼下,汉江沿线十堰、襄阳、荆门、武汉蓬勃发展,绿色运输日益勃兴。汉江河道“梗阻”何处?何以如此寥落?11月下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舟车相济,溯江而上,一探究竟。

  1小时过闸3艘

  兴隆枢纽:慢,但无可奈何

  11月22日8:00,汉江潜江段。记者登上一艘临时停靠岸边,长60米、宽18米的千吨级货船——豫宛0236,船上满载黄沙。

  船驶向下游兴隆枢纽。站在船头,一江清水、两岸田畴,尽收眼底,颇有唐朝诗人王维《汉江临眺》中“郡邑浮前浦,波澜洞远空”的韵味。

  40分钟后,船抵兴隆枢纽。船闸紧闭,停靠区域已有2艘船舶待闸。

  兴隆枢纽动建于2009年,是一座以防洪和改善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的枢纽,也是湖北汉江9级枢纽中的最后一级。再往下,可经仙桃、汉川直达武汉,也可在下游3公里处转道引江济汉航道,进入长江荆州段。“今天船不多,应该过得快。”船主曲献武快人快语。

  11:05,船闸开户,船舶驶入。

  12:00,船舶出闸,耗时55分钟。“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曲献武说,遇到枯水季节或者船闸检修,船舶积压可达百余艘,过闸至少需要一周。一些船主和船员抱怨,湘江、赣江早已24小时通航,而兴隆枢纽只在8:00—18:00运行,过闸率太低。

  兴隆枢纽由省南水北调局管理。船闸管理所所长胡克斌说,枢纽设计为千吨级船闸,2013年通航时船舶大多为500吨级,现在60%的船舶升级为千吨级船,船体变大,一次最多只能过3艘。以前,枢纽一般一天开闸3次,今年2月后固定于8:00—18:00开闸,一天开闸10次左右,可过船16-22艘。

  胡克斌坦言“这不够用”。他说,眼下船闸每月货物通过量47万吨,超过了船闸近期设计能力(45万吨),开通夜航迫在眉睫。

  相关交通人士称,汉江9级枢纽一旦全部建成,通航船舶数量将倍增,如果不提升兴隆枢纽过闸率,将影响整个汉江运输能力发挥。

  航道“变脸”,船舶滞留

  9级枢纽,4级尚未开工

  11月23日,记者乘船上行,来到货船滞留较严重的江段——钟祥境内的周家台水域。

  江左岸,停靠着40多艘货船。

  一艘应急抢通船正在疏浚航道,抽出的泥沙喷出一道抛物线。船上,工作人员一边关注航道水深,一边给上游来船发布无线电信息:暂勿下行。“有5个大面积浅滩。25日之前要抽掉4万立方米泥沙,使通航水深达到1.8米,满足千吨级船舶通航要求。”钟祥市港航局党委书记付文胜介绍,今年汉江秋汛涨水过快,河床变宽。汛期结束后,上游水流下泄量从1120立方米/秒骤降到485立方米/秒,淤泥阻塞航道,形成浅滩,通航水深仅为1.1米。11月17日-20日,汉江钟祥、沙洋一带滞留了百余艘货船,其中钟祥境内多达80艘。

  至24日晚,经过前后一周紧急疏浚,该段航道恢复通航,滞留船只全部驶离。

  有船员反映,枯水季节,汉江襄阳(崔家营航电枢纽下游)、钟祥、沙洋水域通航水深不到1.6米,甚至更低,时常出现浅滩,无法正常通航,滞留成了家常便饭,有时长达10余天。

  而崔家营航电枢纽上游情况更不理想。该枢纽管理处处长尹武东介绍,从丹江口枢纽至崔家营枢纽,只能通过500吨级以下船舶。

  航道何以受阻?

  据了解,一是兴隆枢纽以上属于游荡性河道,浅滩多,航道变化剧烈,严重影响通航;二是南水北调送水后,丹江口水库下泄水量减少,下游通航水深不够;三是汉江9级枢纽建设进展缓慢,导致水位无法提升,仅靠突击疏浚,难以“治根”。

  根据规划,到2020年左右,我省将在汉江上建成夹河、孤山、丹江口、王甫洲、新集、崔家营、雅口、碾盘山、兴隆等9级枢纽。截至目前,只有丹江口、王甫洲、崔家营、兴隆4级枢纽建成运营,雅口正在建设,其他4级枢纽因诸多原因,还未实质开工。“如全部建成,汉江通航水深将达到1.8米-2米,可畅行千吨船舶。”省港航局相关人士称,眼下,只有加紧推进新一轮航道整治。

  “婆婆”多,“算盘”多

  多方盼联合调度畅通水道

  运价为公路1/3、铁路1/8;能耗为公路1/10、铁路1/2。水运优势明显。

  记者调研采访中,港航企业迫切期望,早日畅通汉江千吨级绿色运输,为企业减负。

  船主曲献武说,开船从钟祥到荆州7天(包括装卸货时间),除去人工工资、利息等费用,毛利近4000元。如果兴隆枢纽过闸提速,每月运输次数至少增加一次,多赚几千元。

  汉江流域人口占全省40%以上,经济总量占比也超过30%。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预测,汉江畅通千吨级航道后,年货物运输量有望达到2亿吨。

  显然,汉江航运目前的现状,与汉江流域经济发展极不相称,打造汉江“黄金水道”势在必行。

  然而,汉江上已建在建及将建的9级枢纽,运营机构有政府部门、国企、民企,“婆婆”多,“算盘”多,有的盯着发电,有的考虑防洪,利益需求难以统一。以兴隆枢纽为例,该枢纽管理主要着眼防洪和改善灌溉条件,通航过闸调度是“副业”,积极性多少会打折扣。记者采访中,相关人士建议,早日成立汉江联合调度管理部门,彻底扭转汉江“九龙治水”现状,打破部门“利益藩篱”,合力推进通航。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加快建设进程。9级枢纽中,孤山、新集、碾盘山等至今未开工,因投资大、收益差,有的还不断更换投资主体。以孤山电站为例,总投资35亿元,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按之前设计的24亿元贷款计算,需要120年才能还清贷款。组建联合调度管理部门后,可统筹推进汉江开发,并着眼通航等社会效益,给予相关支持政策。

  实现一体化信息管理。目前,各枢纽之间因开发运营主体不一,信息少有互通,很多时候,上游泄水多少、过闸船舶多少,下游很少提前知晓。

  以汉江集团管理的丹江口枢纽为例,该枢纽承担着南水北送的调度任务,泄水量常有达不到500立方米/秒的情况。但由于其与下游的崔家营等开发运营主体沟通并不畅通,常有船只因此搁浅耽误行程。同时,由于没有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自襄阳、钟祥下行多少船只,兴隆枢纽常不得而知,难以提前应对。

  相关人士建议,联合调度管理后,可在9级枢纽间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船舶在上游待闸时,一次输入相关信息后,所有枢纽共享,便于提前优化过闸计划,提高过闸效率。(郭习松、雷闯)

责任编辑:李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