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精准发力迎战工业期中考 全省奋力冲刺“双过半”

  工业是全省经济的“压舱石”。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经济总体平稳,但稳中有忧--忧在增速下滑。1月-4月工业经济增速仅为7.6%,为近年来较低点,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

  忧在工业投资下滑。1月-4月工业投资仅增长6.1%,增速同比下滑7.9个百分点。

  增强忧患意识,全省各地精准发力,奋力冲刺“双过半”。

  扩大有效投资,打好硬仗

  省政府决定,从5月开始,对月度、季度工业投资增速排末位的市(州)进行约谈并传导压力。

  目前,我省已建立工业投资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督查工作机制。督查内容包括,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工业经济运行指标完成情况;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民营工业投资等投资指标完成和重大项目谋划推进情况。

  5月24日,省政府派出5个督导组,分赴全省17个市州展开督查。

  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层层传导--

  6月3日,武汉市召开工业经济运行专题会议,将6月作为全市“抓工业月”。

  5月11日,襄阳市原则通过《工业项目建设“零审批”改革实施方案》。实施“零审批”后,从项目单位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到最终竣工验收投产,办理程序精减为4个阶段,全力扩大工业投资。

  5月22日,宜昌市召开工业项目推进会。将工业投资作为重中之重,对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严格考核督办;将工业投资作为考核重点内容,实行排位制度,奖罚分明。

  大抓、实抓,各地迎难而上。

  强化“放水养鱼”意识

  强化“放水养鱼”意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地打好优服务硬仗--4月,我省出台实施方案,对各类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一视同仁,杜绝以任何方式对潜在合作方实行差别化、歧视性待遇。

  黄冈,集中力量优化软环境。他们将服务企业行动作为总抓手,一方面调动部门力量,一个部门、一个专班包保一家企业;另一方面加强要素保障,抓好资金、电力、用工、土地等要素调度,以政商关系的“温度”,赢得实体经济发展的“热度”。1月至4月,该市完成投资408.1亿元,增速13%。

  荆门,完善项目研判评审、跟踪问效、分区入园、快速落地、统筹协调等机制,推行包联领导、项目秘书、驻点秘书“三级包联”服务。1月至5月,该市到资额580亿元,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1个,同比增长78个,完成投资200.4亿元。

  孝感,政府发挥有形之手作用,班子成员每人带头领办3项至5项重难点问题,小事不拖拉,难事不回避,涵养发展土壤。

  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地正强化服务,用硬担当落实硬任务。

  促转型,“双引擎”驱动

  5月24日,由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线试投产。这是十堰首条新能源材料生产线,达产后,不仅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还将加快十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双引擎”齐发力。

  在黄石,新冶钢通过技术革新,产品进入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大冶有色率先在全国实现铜冶炼清洁生产,生产能力由全国第五位跃至第三位。5月,作为湖北省唯一城市,黄石入选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在武汉,华星光电投资350亿元打造的T4生产线计划6月份动工。折起来是手机,展开是平板,这种高分辨率柔性和折叠智能手机用显示面板,就是T4项目的主打产品,量产后将带领武汉抢占柔性显示制高点。

  技改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抓手。前4个月,湖北完成技改投资742.4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完成365.81亿元,增长25.4%,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9.3个百分点。依托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未来3年内,我省将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技改全覆盖,投资达到万亿元以上。

  以务实重行检验发展结果,各地正努力为“双过半”贡献力量。 (吴文娟)

责任编辑:韩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