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湖北团代表呼吁设武汉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近日,湖北团多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设立武汉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型号总设计师胡胜云代表介绍,武汉军工和民参军企业达60余家,“军转民”态势良好,三江航天进军商业航天市场,成功完成国内首次商业发射,在汉军工企事业单位民品产值比重超过70%;“民参军”积极踊跃,武汉高德、武汉博宇等一批有尖端技术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军品研发和生产,这些探索,为推进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解放军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再次吹响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号角,让我们军工人倍感振奋!”胡胜云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构建系统完备的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体系,抓住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牛鼻子’。”

  孝感市市长滕刚代表认为,设立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索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创新示范区内,可以探索推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军队人才联合培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民参军等领域军民融合重大改革。“示范区应成为军民融合的‘特区’,在相关机制和政策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新路径、新模式。”中航工业航宇集团董事长马永胜代表建议,支持军工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资产置换、收购等方式参与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设立军民融合投资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军民融合示范区重大军民融合工程项目建设。(江卉、李婷)

  京鄂连线

代表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代表们关于在武汉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建议,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昨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师清表示。

  列举武汉的“优势点”,梁师清如数家珍:武汉是军工科教资源大市,科研人才众多,尤其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研发制造均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条件成熟。

  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获得某武器系统研制总体资质的民营企业,其热传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反恐、军事装备、跟踪取证、灾难搜救、交通夜视等多个领域。董事长黄立认为,目前,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民企参与力度不够,作用有限。他建议在武汉开展试点,在军品项目竞争、研发费用、科技保障、税收减免等方面,对民企一视同仁,对“参军”的民企采取风险共担和利益补偿机制,以解其后顾之忧。

  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已有40多家企业获得军工保密资格认证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1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军工产品的配套研发和生产。东湖高新区负责人认为,武汉军民融合的优势在于科技创新,应推动军民融合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结合,积极争取相关支持,探索简化“民参军”资质办理程序,优化完善“民参军”退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享受国有军工企业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谢慧敏、成熔兴、李墨)

责任编辑:毛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