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领导出席湖北文化界新春座谈会 共商湖北文化改革发展

  在春天里播种  

  2月4日立春,暖阳高照,风和景明。

  东湖宾馆内梅花绽放,春意盎然,2016湖北文化界新春座谈会在这里举行。省领导李鸿忠、王国生、梁伟年、郭生练等,与全省社科理论界、文艺界、新闻出版界代表30多人欢聚一堂,共商加快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对策和办法。

  —— 谈成就:——

  彰显了文化的力量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中,我省经济逆势奋进,保持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领先”的态势,增速位居全国第七,不仅实现总量跨越,而且质效同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逼近3万亿元大关,在全国的位次跃升至第八,回归到历史最好水平。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下,湖北的发展能够实现5年前进3位的重大突破,可圈可点、可喜可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感慨:“作为一个湖北人,我为全省经济持续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有目共睹,感同身受——我省“十二五”发展的辉煌成就,令与会文化界代表振奋不已。

  “湖北的发展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李鸿忠认为,主要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有力领导,全省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同时彰显了文化的力量,彰显了荆楚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

  李鸿忠说,这几年我们抓发展一直坚持竞进提质,强调要升腾发展气场,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的理念。何为气场?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十二五”期间,我们就是用“精神经济学”、用文化的力量,应对困难,迎接挑战,焕发激情,提振士气,昂扬斗志,推动发展。

  回顾近5年发展历程,王国生也深有感触:这几年我省之所以能实现较好发展,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保持了竞进的状态。“由于精神区位的提升,精神变物质,极大推动发展,这是很重要的文化建设成果。”这与湖北历史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敢于争先、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十三五”我们要继续保持竞进状态,弘扬文化的力量。

  —— 提建议:——

  物质强大精神也要强大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省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刚刚闭幕的省“两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我省“十三五”发展蓝图已定,大幕已经开启。

  “各位都是文化界的名师大家,就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给省委、省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李鸿忠请大家畅所欲言。

  典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省典籍的悠久程度、丰富程度在全国名列前茅,近几年省委、省政府正组织力量集中编纂《荆楚文库》。《荆楚文库》总编辑、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首届“荆楚社科名家”冯天瑜,《荆楚文库》编辑部主任、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原总编辑周百义建议,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群策群力,将其打造成湖北的《四库全书》。

  “自然科学是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和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员陈曙光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希望我省像重视自然科学那样,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当下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有了很大变化,开始注重五千年传统文化对当下生活的指导意义,开始关注中华文化在世界闻名史上的独特价值。坚守与创新、回归与开拓,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也是每一位作家、艺术家无法回避的问题。”著名作家、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表示,我们承担文化建设的重任时,应在更大时空环境中来培植自己更为阔达的文化视野、更博大的文化胸襟、更强大的文化格局,惟其如此,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戏曲就在老百姓心中,老百姓是我们的源头活水。市场也好、舞台也好,都需要优秀的作品和优秀人才,我们的价值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创造更好的作品送给观众。”杨俊表示,要把眼光向着生活深处去看,找回初心,为心中热爱的戏曲艺术事业作贡献。

  “艺术需要人民,人民也需要艺术,我们应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并服务他们,这才是我们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所在。”著名画家、省美术院院长董继宁说,湖北是全国美术大省之一,也是艺术大省之一,建议全力投入抓好创作,严谨治学抓研究,积极引导抓青年,文脉传承抓收藏,推动我省艺术事业加快发展。

  我省是中国杂技艺术发展的重要阵地,武汉杂技团目前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但与全国一样存在人才青黄不接、事业后继乏人的隐忧。

  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全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梅月洲说,杂技行业竞争激烈,谁拥有高素质杂技艺术人才,谁就能在行业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建议我省加大对杂技艺术后备人才培养的政策扶持力度。

  党报新闻工作者,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己任。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陈剑文表示,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在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省工作大局上更加主动作为、创新作为,贡献舆论力量。同时希望省里在政策上支持、领导上推动传统媒体优化重组,化解传统端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推动降成本、补短板,不断提高移动端的有效供给、优质供给,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不断放大到新新人类和新的广阔空间中去。

  “互联网转型之下,传统媒体最深切地感受到凛冽的寒冬,就是传统模式的寒冬。”湖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电视卫星频道总监向培凤说,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湖北广电将继续积极探索广电+、互联网+推进媒体转型,重构传媒业生态链,努力实现广电行业的弯道超越。

  “湖北是文学大省,但是还有发展空间,特别是文学批评队伍长期以来没有阵地,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好。”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俞思念,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著名作家、省作协副主席刘醒龙呼吁,要抓紧办好我省独立的理论批评刊物,使文艺理论批评家有发挥才华的阵地,也使我省文艺创作能为更多读者所知,为更多文艺研究者所重视。

  著名表演艺术家、省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武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丹丽则建议,用好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为湖北文艺繁荣发展多作贡献。

  “从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影响四个主要指标看,湖北文化发展是不错的。”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江畅,结合开展中国文化发展指数研究的情况,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全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 寄希望:——

  在湖北文化高原隆起一座座高峰

  座谈中,李鸿忠认真听取发言,不时就关心的问题与大家交流互动。他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脉恒久传承、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三个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还讲了一个重要的自信——文化自信。

  李鸿忠认为,文化自信是根、是源。“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土壤,就长不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棵大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是以中国文化为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不彰显中国道路源自以史为鉴的道路进步,中国模式来自立足本土的模式发展,中国文化袭自古为今用的文化传承,中国精神承自源远流长的精神志气。

  李鸿忠表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湖北实现“率先、进位、升级、奠基”目标的首战之年。湖北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在黄金机遇期展现黄金作为,文化工作的地位更加重要,文化的力量更为关键。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力争新作为、开创新局面,需要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凝聚更大力量,创作更多精品,培育更多新秀,需要大家在构建跨越发展的精神高地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新境界方面走在前列,不断激励全省人民踊跃投身于湖北改革发展新的伟大实践。

  “弘扬文化的力量,关键靠文化人、文化作品、文化精神、文化土壤。”李鸿忠说,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个人的文化创造融入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创作出更多不负于人民、无愧于伟大时代、有品位、高质量的精品力作,为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提神鼓劲,为促进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凝神聚力,为推动我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使湖北文化高原隆起一座座文化高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支撑。”王国生说,湖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凝聚着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责任担当;“竞进”的发展文化,彰显着“精神变物质”的强大力量。“十三五”发展越是任务艰巨,越是要凝聚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越是要挖掘和弘扬底蕴深厚的荆楚文化。全省各级政府要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和发展,更加重视文化队伍和人才建设,为文化工作者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我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先进文化成为引领湖北“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力量。

  梁伟年说,文化的力量,是推动湖北“十二五”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力量,也将继续引领支撑湖北“十三五”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揭开了中国文化发展新时代春天的序幕。让我们抢抓机遇,共同努力,追求卓越,从现在开始,一件一件的事,实实在在地干,不断去充实、去积累、去创新、去创造更强大的湖北文化力量。全省文化战线的党政群机关要认真履职尽责,只争朝夕,为全省文化发展排忧解难,担当地干成更多更管用的文化的事。

  不到半天的座谈,在大家热烈交流中结束。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共同期盼,播撒在万物萌发的新春里,孕育着新的希望。(黄俊华 蔡朝阳 别鸣)

责任编辑:韩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