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启建红河谷中小城市群 首提“就近城镇化”路线

  8月28日,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三市(县)政府在汉签署《加快构建红河谷城市组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湖北省首个中小城市群建设启动。

  “红河谷”是指地理上紧密相连的丹江口、老河口、谷城3个市(县)。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和汉江经济带在全国和全省地位的上升,三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诸多领域存在共同的利益诉求,目前已具城市群的雏形,正逐步发展成为汉江经济带上耀眼的经济联合体。

  三地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提出,加快红河谷城市组群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中小城市区域合作,建设国家中小城市组群发展示范区。共同打造集现代水利建设、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为一体的汉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试验区。

  省社科院相关专家表示,红河谷城市组群建设,有利于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推进汉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决策,是对“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区域合作的地域单元形式,为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提供“样本”;有利于服务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流域生态文明,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红河谷中小城市组群首次提出了“就近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路线,并优先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生态文明的一体化。三市(县)提出,到2020年,红河谷城市组群面积希望达到1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形成鄂西北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邓洪涛、艾丹、余海波、刘兵)

相关链接:

  “红河谷”如何名副其实

  湖北“红河谷”城市组群已经唱响,接下来该从哪些方面具体推进?8月28日,与会的省、市、县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们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打破区域壁垒

  三个县市抱团发展,如何真正完成融合?

  襄阳市委副书记、老河口市委书记朱厚伦谈到,“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优势互补,消除各种地区壁垒,推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良好的服务机制,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十堰市副市长张歌莺认为,“推行三县市的发展,要建立工作协作机制,定期沟通磋商,把握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省交通厅综合交通处副处长廖向东提到,“要运用创新理念,提升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建设快速交通通道,推进‘红河谷’城市组群与襄阳、十堰的交通连接。”

  坚持产业融城

  打造湖北“红河谷”城市组群,最核心的点在哪里?

  省人大副主任王玲指出,“这个组群最核心的在产业,最重要的在产城融合,最大潜力是农业现代化。”

  在产业发展方面,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建议,“三地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共享‘中国水都’、‘汽车产业带’、‘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品牌,共同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

  在城镇建设方面,秦尊文提出,“加强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建立‘红河谷’城市组群医疗卫生合作模式。建立社会一体化机制,探索城镇公共管理同城化,共同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

  高举生态建设大旗

  注重生态文明,应该是三个县市共同的追求。

  省旅游局副局长陆令寿提出,“推进旅游一体化建设,打造美丽红河谷。依托三地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汉江生态旅游观光带。”

  朱厚伦表示,“联手打造大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合作,推动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流动。”

  张歌莺表示,“丹江口市、老河口市、谷城县三地处在丹江口上下游,解决调水与用水,保护好生态,必须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统筹发展,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邓洪涛 艾丹)

责任编辑:阮新奇